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今年四十岁出头的郭燕京,收藏扇子已有十多年的时间,现为苏扇研究会常任理事。在扇子收藏圈里,大家喜欢叫他“郭湘妃”,这个名号的得来,就源自他本人对于湘妃竹扇的特别钟爱。近日,郭燕京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向我们讲述了过往那些令他记忆深刻的扇子收藏故事。 扇子收藏家 郭燕京 众扇之中最爱湘妃竹折扇 提起收藏扇子的初衷,郭燕京表示,上世纪90年代末,一直对中国...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从古到今,文玩核桃总是成对儿出现在人们的手中,正如乾隆皇帝的一首诗中所说:“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在文玩核桃界里一直有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只有“日月同辉”的文玩核桃才具有更高的价值。因此,配对儿也就成为了文玩核桃收藏中一件十分要紧的事情。正所谓“千里难挑一,万里难配对儿”,近日,著名文玩核桃收藏家、鉴定专家“核桃表妹”陈红云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在文玩核桃圈儿里,一提起“核桃表妹”,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个来自湖北随州、早已过而立之年的文玩核桃女店主,本名叫陈红云,如今已在北京经营文玩核头二十多年。近年来,随着文玩核桃热的不断高涨,以及各路媒体的竞相报道,“核桃表妹”也被打造成了颇具“星味”的文玩核桃鉴藏专家。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除了要归功于众人的捧场以外,和她自身经年累月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近日,中国...
第七届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会在昆开幕 私人博物馆走俏云南藏界14.1公斤云南琥珀王下周登场 葫芦成为备受宠爱的艺术收藏品都市时报记者张悦 20日,第七届云南省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会在昆拉开序幕,不少“土豪”级别的藏家开始谋划私人藏品博物馆。下周的品鉴会上,14.1公斤的云南琥珀王将重磅登场。 藏家欲在昆筹办私人博物馆 “以石林的地质博物馆...
有比喻说博物馆是人类社会的“活化石”,记载着人类活动的文化宝藏。随着近年来我国第三轮收藏热的兴起,民间博物馆和私家藏馆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很多稍有财力和藏品的收藏家都建起了自己的博物馆和私家收藏馆,现在我国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647家。 民办博物馆在专题上有力地补充了国家公有博物馆的缺陷,也在某种程度上保存了文物免于流失和损害,但是现在问题主要表现在收藏和经营上,它们已经成为时下迫在眉睫的...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在北京钟鼓楼北侧一个幽深僻静的胡同里,坐落着中国首家综合性老酒博物馆——北京乾鼎老酒博物馆,这家博物馆的创办人名叫罗强。如今在老酒收藏圈里,人们一提到罗强,首先就会把他和他的老酒博物馆联系在一起,而除了馆长的身份以外,他本身其实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酒收藏家。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来到北京乾鼎老酒博物馆并对罗强进行了专访,他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收藏老酒以及开办老酒博物馆的心路历...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我国的白酒收藏市场目前可以说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方面都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而随着近些年老酒收藏和拍卖市场的日趋火爆,诸如造假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对于那些初涉老酒收藏的消费者来说,辨明真伪是一门急需掌握的必修课。同时,老酒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对于保存条件有着一定的要求。近日,老酒拍卖顾问、收藏家、国家一级品酒师刘钢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介绍了老酒鉴定及保存的相关技...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近几年,那些凝聚着岁月积淀的陈年老酒,已经逐渐从餐桌上的美味佳酿转变为藏家心目中的收藏新宠。而随着老酒收藏市场的升温,有着“液体黄金”美誉的老酒也在不断创造者一个又一个的财富传奇。与此同时,频频现身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老酒拍卖,也成为了很多拍卖行的常设拍卖项目。那么,为何老酒会成为收藏拍卖的新宠?又有哪些老酒值得大家去收藏呢?近日,中国文物网采访了老酒拍卖顾问、收藏家、国家...
日照市博物馆收到的兽面纹陶片和凤鸟纹陶片。日照市博物馆供图 临沂市原文物处副处长、研究员李玉亭老先生日前将自己收藏多年的两片龙山文化时期陶片无偿捐赠给了日照市博物馆。 据李玉亭老先生介绍,这两片陶片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铁路沿线调查时所采集,陶片上刻有兽面纹和凤鸟纹,是龙山文化时期代表性纹饰,其中兽面纹较为罕见,似开殷商饕餮纹先河,揭示了龙山文化与殷商文化一脉相承的渊...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今年48岁的刘钢,十多年来痴迷于老酒收藏。作为北京人的他,除了享誉全国的获奖名酒以外,对北京本地生产的老酒也情有独钟。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探访了刘钢位于北京东南三环边上的老酒工作室——留香馆,他也与我们分享了他的老酒收藏经历和收藏心得。 留香馆的酒柜里摆放着刘钢所收藏的部分老酒 老酒收藏家 刘钢 一走进留香馆,记者发现这是一个面积接近200平米的3居室,其中较...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近年来,随着古代陶瓷收藏门槛的提高,当代艺术陶瓷版块也开始逐渐被人所重视。作为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板块,当代艺术陶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更为丰富和多面。在当前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上,当代艺术陶瓷不仅具有一定的收藏潜力,而且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亟待被发现和了解。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景德镇陶瓷艺术中心副院长、景德镇政协陶瓷画院、当代陶瓷艺术家刘竟...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在陶瓷收藏界,“厂瓷”泛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景德镇瓷厂所生产的陶瓷。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景德镇国有瓷厂的陆续停产以及改制,“厂瓷”渐渐成为了历史,因其存量有限且颇具时代特色,“厂瓷”也成为了陶瓷收藏领域的新宠。作为曾经名噪一时的江西首家私人博物馆“兆吉明轩文化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景德镇陶瓷收藏家刘明升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厂瓷”按照...
2014年,是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990年。24日记者获悉,本报曾报道的蜀锦《交子行市图》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交子行市图》的项目负责人钟明告诉记者,蜀锦《交子行市图》人物多达500多个,全长6米,是目前国博收藏的最大的蜀锦作品。 于宋代诞生于成都的“交子”,是世界第一个官方纸币。蜀锦《交子行市图》以“交子”的制作、流通为主题,生动地呈现了宋代成都的繁华。成都宋代特有的散花楼、摩珂池、...
“你还算个好孩子,不过还年轻、还幼稚,肯学习这是你能考上大学的原因之一,我相信你不会半途而废的。青年人应该多参加社会活动。”这是一封20世纪50年代的家书。这封家书的收信人—山东淄博周村二中76岁的退休教师许达,日前向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捐献了自己保存完好的约2000封家书。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达就开始把家书粘贴在一张张16开大小的纸上,再装订成册,并在封面上注明通信时间、寄信人等。...
中国文物网讯继一月成功举办“第64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之后,由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举办的“中国书店第65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于3月22日又要与广大藏家见面了。此次拍卖,共上拍品951件,内容涉及明清善本、民国精刻、拓片印谱、影像资料、老纸老墨及近现代出版物等。 《校元刊本韩诗外传》 古籍中的亮点很多,其中以版画类最为突出。如明万历刊本《牡丹亭还魂记》、《四声猿》,此二书均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